物联网气象终端的系统组成与应用模式
物联网气象终端是一种集成传感器、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单元的专用设备,用于自动采集、处理和传输气象数据。
硬件组成
多参数气象传感器直接测量环境变量,包括但不限于
大气温度/湿度传感器
气压传感器
风速/风向传感器
降水监测单元(翻斗式雨量计或光学雨量计)
辐射传感器(总辐射/紫外/光合有效辐射)
土壤温湿度三针探头
主控单元:
微处理器运行数据质量控制算法
模数转换电路处理传感器原始信号
嵌入式存储模块实现本地数据缓存
通信接口:
支持4G/5G/NB-IoT无线传输
本地RS485/LoRaWAN接口
软件系统
嵌入式系统实现数据预处理(单位换算、时间戳标记、异常值剔除)
通信协议栈支持MQTT/CoAP等物联网协议
可选边缘计算功能(如温度趋势预测、降雨预警阈值判断)
应用模式
组网观测:在特定区域部署终端集群,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气象要素时空分析
垂直监测:通过挂载不同高度支架,构建边界层气象剖面
移动部署:集成供电系统后,可快速布设在应急现场或临时科考区域
技术特征
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-40℃至+70℃
防护等级达到IP66以上
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>8000小时
数据采集频率可配置(1分钟-1小时)
传输延迟<30秒(4G网络条件下)
此类终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的灌溉决策、风电场的风流建模、城市热岛效应研究、高速公路凝冻预警等专业领域,测量精度需符合世界气象组织(WMO)相关观测规范要求。